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正文

25岁欧元:为统一而生,在争议中发展

  【环球时报驻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特派特约记者 尚凯元 谢亚宏 青木 徐永晟】1月30日,欧盟统计局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欧元区和欧盟经济环比零增长。有观点认为,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全球需求疲弱等因素影响下,2024年欧元区经济在低迷中“艰难前行”。今年正值欧元问世25周年。去年底,“欧元缔造者”之一、欧盟委员会前主席雅克・德洛尔离世,欧洲多位政要表示哀悼。在欧元之前,人类历史上没有在未统一政权的情况下先统一货币的先例,在20个主权国家发行共同货币称得上是一次伟大创举。面对当下日益严峻的挑战,欧洲多国纷纷热议和反思欧元过去25年的成与败,也在探讨欧元未来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123亿马克仍“躺在德国人的抽屉里” 

  来自德国纽伦堡的鲁迪格是一名商人,每年都要去欧洲多国出差谈生意。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以前没有欧元时出国很不方便,要兑换目的地国的货币,还要支付高昂的手续费。为了收纳出差后剩余的零钱,还得专门做个收集盒。“自从欧元流通以来,我真切感觉到欧洲的统一。”他这样感叹道。“欧洲晴雨表”民调去年10月的数据显示,79%居住在欧元区的受访者认为拥有欧元对欧盟来说是一件好事,69%的人认为拥有欧元对自己国家是一件好事。

  不过,在金融危机和高通胀危机的阴霾下,欧洲人也常常怀念曾经的本国货币。德国巴伐利亚广播电台近日报道称,2002年,德国马克停止流通并被欧元取代,但123亿马克仍“躺在德国人的抽屉里”。克劳迪娅是德国柏林人,去年,她的奶奶去世后给她留下了一个木箱,她将木箱打开后发现里面竟藏着4000多马克的纸币和硬币。她的奶奶还给她写了一张纸条,嘱咐她要妥善保管这些现金,以防未来某个时刻能派上用场。克劳迪娅奶奶的想法在欧洲并非个例。据法国《自由南方报》报道,法国商业信息网站Moneyvox去年12月进行的调查显示,仍有高达51%的法国人表示自己在购物时经常会默默将商品价格换算成法郎。

  在经济状况日益严峻的意大利,民众对欧元的信心在逐渐走低。在欧元诞生前,意大利央行实施高通胀、高利率的货币政策,配合宽松的财政政策,虽然本国货币里拉快速贬值,但为出口创造了优越环境,经济发展较为稳定。欧元诞生后,“有储蓄传统、憎恶通胀和货币贬值的”德国掌握着欧洲央行的话语权,意大利经济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2%以下,在全球非战乱国家地区的排名几乎垫底。意大利执政联盟中的联盟党“疑欧”色彩也在不断加重,党内多名参议员均支持意大利退出欧元区,并在社交媒体上对欧盟领导人关于欧元25周年的贺词进行了嘲讽。

  在欧元区国家中,希腊可谓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该国至今仍未完全走出2009年开始的债务危机。《环球时报》记者在当地出差时发现,希腊平均工资约1000欧元出头,但很多生活用品并不便宜,比如一瓶1升装的鲜牛奶要1.5欧元以上,高于法德等国。在与希腊民众交谈时,能够感觉到他们对欧盟有着矛盾的感情,一方面承认加入欧盟带来了发展机遇,国家也得到了转移支付;但另一方面也丧失了部分自主权,比如金融政策都需要欧洲央行决策,而法德等大国决定了主要议程和决议。

  对于欧元,中东欧国家民众也意见不一。捷克、波兰等欧盟成员国目前仍未加入欧元区,捷克总统帕维尔在新年致辞中表示捷克应使用欧元,但该国民意研究中心2023年的数据显示,73%的捷克民众不赞成使用欧元。2023年初,克罗地亚成为欧元区最新成员。据“克罗地亚全新闻网”报道,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克罗地亚正式引入欧元后物价大幅上涨,其中超过60%的受访者将物价上涨直接归咎于欧元的引入。

  扛住四次致命危机 

  “乐观者认为欧元能继续存在就是一种胜利。”法国《回声报》报道称,欧元挺过了4次“本应致命的”重大危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从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到席卷欧元区多国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2020年的新冠疫情以及从2022年开始的通货膨胀。曾任法兰西银行行长和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的让-克罗德・特里谢表示:“欧元的诞生是出于建立单一市场的需要,也是对‘统一的欧洲’的宣示和肯定。”

  

  而对于“统一的欧洲”,英国《经济学人》刊文称,其定义总是“不连贯”甚至时常陷入“混乱”,地理的碎片化使欧洲有许多分散的核心地区,却没有一个地区大到足以对其他地区产生长期的决定性影响。有分析认为,欧元的诞生不仅是出于经济上的需求,更是欧洲地区各经济体基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博弈下的产物。当年随着二战后经济恢复和两德即将走向统一,又鉴于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如何处理可能发展强大的德国与欧洲的关系成为欧洲人面临的关键问题。欧元以统一的经济与货币联盟作为纽带,既能够把先前割裂的欧洲融合起来,又能“拴住”德国,成为欧洲解决该问题的有效路径。

  1992年,欧共体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确定建立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的目标;1999年1月1日,欧元以非实体形式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共11个欧元区国家正式发行。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流通,并于同年1月4日登陆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至今,欧元已是欧盟20个国家的法定货币,同时也是6个非欧盟地区的法定货币。

  去年底,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等人在欧洲央行网站发文纪念欧元诞生25周年。文章称欧元让20个国家3.5亿人的生活变得更轻松,在危机中为欧元区国家保障了经济和就业,也使欧洲在动荡世界中拥有更大自主权。不过他们也坦言,该单一货币正面临挑战。

  除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等外部因素外,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目前欧元需要面对的挑战正是欧盟一体化程度不足带来的。意大利罗马欧洲大学经济学副教授法雷斯分析称,货币政策只是经济政策的一个要素,如果只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而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就相当于“少了一条腿”。《回声报》报道称,欧元区的局限性还在于它不够偏重政治,特别是在目前地缘政治对经济影响显著的时候,“使用欧元的国家并不认为欧盟具有政治使命,各国还是在以自己的身份进行思考”。在西班牙银行巨头BBVA看来,欧元将发展水平、政治经济结构截然不同的国家聚集在一起,带来的是欧洲北部经济体出口持续增长,而南欧地区则被新兴经济体抢走其低成本的商品份额,造成欧元区内部的不平衡现象。

  欧元固有的制度缺陷只是一方面。德国《焦点》周刊网站刊文称,由于长期的紧缩政策,本应使欧洲人团结起来的欧元,反倒造成了欧洲人的分裂。去年底,德国前联邦议院议长朔伊布勒去世,希腊前财长瓦鲁法基斯咒骂道:“历史将对朔伊布勒进行严厉的审判。”在欧债危机中,朔伊布勒是督促希腊等高负债国家采取紧缩措施的推动者。为获得财政支持以勉强维持经济运转,希腊人不得不接受较低的社会福利和生活水平。

  此外,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元区成员国年度赤字原则上不应超过GDP的3%,公共债务原则上不应超过GDP的60%,但该稳定标准屡屡被打破。欧洲议会金融专家费贝尔称:“法国在过去15年里已经14次超过赤字上限。”2022年,意大利的赤字是所有欧盟国家中最多的,占GDP的8%。

  在意大利有观点认为,欧元统一了欧洲,却没有带来发展。意大利《日报》网站发文称,欧洲央行会对债务危机国家进行救助,但会要求当事国政府大幅削减公共支出并避免公共债务,这意味着危机后果要由该国公民承担。欧元区政策的目的是防止通货膨胀,而非经济增长。文章称:“只要柏林还处于欧洲塔尖位置,GDP发展就是次要问题。”

  法国专家:美国从冲突中获益,使美元获得竞争优势 

  在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成立后不久,就有经济学家预测,到2022年欧元将超过美元,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但事情似乎并没有这样发展。

  从商业交易或金融市场的多项指标来看,美元相对欧元仍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地位。欧盟理事会官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欧元仍然是世界第二大货币,仅次于美元。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约为20.5%,而美元的份额为58.4%;欧元的全球支付份额为31.6%,而美元占47.6%。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经济顾问阿图斯在《观点》杂志上发文称:“欧元不是真正的储备货币,这是其相较美元的主要劣势。”她认为,真正的储备货币除了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外,还必须与一个大型、统一和流动性高的债券市场相关联,而欧元区并没有统一的主权债务市场。

  法国国际问题专家让・佩古雷近期观察到欧元地位变化的三个趋势:一是投资者对于欧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兴趣有所下降;二是欧元相对于美元和人民币的价值下降;三是欧元在中国跨境结算中相对于人民币的占比下降。佩古雷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元作为储备货币的份量及价值,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乌和中东的地缘政治局势。新冠疫情导致法国等欧元区国家通胀率居高不下,这些国家在疫情期间采取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使欧元贬值。而美国从疫情和地缘政治危机中获益,令美元获得了竞争优势。事实上,美联储有能力在经济复苏时将利率提高到比欧洲央行所能承受的利率更高的水平。这种外部环境对欧元的价值和作为储备货币都是不利的。

  对于一些唱衰欧元、甚至称欧元给欧洲带来了悲剧的说法,佩古雷认为,更应该质疑的是欧盟委员会奉行的政策,这些政策似乎往往支持美国的利益,而非欧洲的利益。他说:“实际上,这是通过指责欧元的存在来否认美国政策对欧洲危机的负面影响。”

  “使欧元区更接近真正一体化的货币、财政和政治联盟” 

  《西班牙人》网站近日发表评论文章称,自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动者一直有个伟大的梦想,即在经济领域击败美国这个“巨人”。然而从GDP数据来看,欧盟与美国的差距正越拉越大,俄乌冲突对欧元区通货膨胀的影响明显大于美国,“我们要意识到,相比美国经济,整个欧元区的表现令人失望”。

  德国经济学者阿尔韦德・凯塞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不少专家都唱衰欧元,但我们要承认,尽管存在设计缺陷且面临巨大挑战,欧元能够经受住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新冠疫情等考验,说明欧元是有生命力的。他认为,欧元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地缘政治,如果没有公平的成本分配、没有共同价值观的保证,欧元的共同基础就会受到破坏。

  1月26日,意大利央行行长帕内塔在一次题为《超越货币:欧元在欧洲战略未来中的作用》的讲话中表示,全球货币的涨跌通常被视为随时间推移缓慢而平稳发生的变化,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元立即取代英镑成为主要计价货币,后又随着大萧条而急剧下跌。直到20世纪50年代,美元和英镑一直共存于国际货币体系的顶点。国际货币的地位变化是复杂、不稳定的,也并非可预测的。未来我们需要更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更成熟的银行和资本市场联盟,以及动态的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这些举措背后的共同主线就是,使欧元区更接近一个真正一体化的货币、财政和政治联盟。

25岁欧元:为统一而生,在争议中发展